青少年编程是什么?
近年来,少儿编程热度急剧上升,这与社会逐渐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息息相关。如今,我们所处的AI时代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而编程思维则是其核心。在国家教育层面,美国政府推出了“全民电脑科学教育”计划,计划投入40亿美元为K12阶段的学生提供全面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同时,我国教育部也在中小学阶段设立了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并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十三五规划”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少儿编程已被明确提升到战略地位。2017年,浙江省更是将计算机纳入高考科目。
在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进一步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课程,推广编程教育。2018年,浙江省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紧接着2019年广东省也开始将信息技术(包括编程)引入高考,许多地区甚至将编程列入中考以及小升初的考试科目。此外,教育部在2018年1月公布的高中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高中生需“学会一种编程语言”。2017年7月,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强调在中小学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相关教学软件和游戏的开发与推广。由此可见,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编程课程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科目。
编程教育的国际比较
为了响应少儿编程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受到了众多高校的青睐,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升学过程中,强大的C++编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国外,儿童编程的教育普及程度远高于国内,尤其是在美国,自从奥巴马将编程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以来,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书籍、玩具和APP等学习资源。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也是知名编程教育的倡导者。
在英国,教学大纲规定小学生将接触3D打印、机器人技术等前沿科技,甚至5岁的孩子也需学习计算机安全、编程和数据存储及检索等知识;而11到14岁的学生则需学习解码技术和解决计算机故障的方法。日本政府同样将编程纳入中小学必修科目,并计划在2020年后全面实施编程课程。
编程教育的价值
尽管曾有人对少儿编程持怀疑态度,认为编程语言仅是一种工具,且工具更新换代极快,十年后所学仍是否适用存有疑问。然而编程的本质并不在于学习哪种语言,而在于培养背后的逻辑思维与算法能力。语言的习得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思维的形成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与积累。
编程能够有效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通过编程,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使用材料或程序展现自己的创造,这无疑是一种值得自豪的体验。同时,来自同伴的羡慕和家人的肯定也会激励他们不断创新。
此外,编程对孩子思维的缜密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设计框架时的上层设计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工具的可靠性、可扩展性、稳健性和可传承性等。这不仅适用于编程领域,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比如策划一次家庭旅行,需要协调假期、预算安排和行程规划等。
最后,编程对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学习也具有积极影响。编程中的推理和运算能力与数学密切相关,而少儿编程通过可视化的游戏形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系列的优势,使得编程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显得愈发重要。
小马编程好不好?
小马编程的表现确实令人赞赏。“小马编程”是由深圳源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立的一个专注于3至18岁青少儿的机器人编程教育品牌。该品牌的创始团队成员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拥有多年的机器人和编程教育背景。
小马编程的目标是让西部地区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来自北上广等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其中,甘肃金昌校区成为西北地区首家完善覆盖K12阶段的机器人编程教育机构,为当地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