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花少儿编程-少儿编程,信奥赛,CSP-J/S,蓝桥杯

国外有哪些国家出台的政策支持少年儿童学习编程?

少儿编程培训机构 33℃ 0

国外有哪些国家出台的政策支持少年儿童学习编程?

国外有哪些国家出台的政策支持少年儿童学习编程?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以下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支持少年儿童学习编程:

以色列

2010年,以色列将编程课程列为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并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们就要学习编程。

日本

2012年,日本在中小学推广编程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思维方式。日本还计划于2020年将电脑程序设计纳入小学的义务教育课程。

美国

2012年,时任总统奥巴马发起了“编程一小时”活动,号召全国学生参与编程学习。2016年,美国将编程纳入K12教育体系,并投入40亿美元支持儿童编程教育,要求高中生必须修满计算机编程的学分才能毕业。同时,奥巴马在2017年参加北京的未来教育大会,再次为儿童编程教育发声,强调“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英国

2014年,英国政府规定电脑编程学习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所有学龄5岁及以上的儿童都必须学习编程。2017年,英国再次加强了这一政策, reaffirming 这一教育方向。

澳大利亚

2016年,澳大利亚正式将编程引入全国的必修课程。学生在10岁时便可开始学习编程,培养编程思维,并在12岁时接触到实际的电脑编程操作。

韩国

2018年,韩国将编程课程纳入小学的正式课程,进一步推动了儿童编程教育的发展。

这些国家通过政策的引导,积极推动少年儿童的编程教育,旨在提升其创新能力和未来竞争力。

当下正火的少儿编程,是在贩卖家长的焦虑吗?对此你怎么看?

当然不是。所谓焦虑,是指当我们与他人的境遇相比,感觉到自身的不足所引发的情绪。真正的贩卖焦虑,是以最高层次的标准要求所有人,而家长们的焦虑主要源自于对孩子在同龄人中落后的恐惧。如果家长只是因为看到其他孩子在学习编程,而强迫自己的孩子也去学习,而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这显然是缺乏明智选择的。家长最应该做的,不是为孩子安排各种课程,而是要“使能”,即为孩子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体验,最终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要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必须让他们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学会主动收集和分析信息。具体谈到少儿编程,家长们既不应盲目追随也不应排斥,而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为什么要学编程?学什么?怎么学?然后再做出有理性的判断。

1. 为什么要学编程?

1.1 重要性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学习编程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要成为程序员。就像学习绘画不一定要成为画家,更多的是为了培养美感;学习编程同样是为了培养编程思维,而非简单地成为程序员。学习外语是为了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学习编程则是为了掌握这一强大工具的使用。

1.2 能力培养

学习编程对于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非常明显。更深层次的能力,如创造力、实验能力、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同样受益于编程学习。

1.3 态度培养

除了技能的提升,编程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严谨、有条理,以及不断优化的思维方式。

1.4 升学加分

这点不言而喻,直接参考清华大学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即可。对于初中生(12-15岁),Python会是比较适合的编程语言。

学习编程需要循序渐进,切忌过于炫耀技术。对孩子而言,编程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一扇窗,激发他们对编程的兴趣。如果学习内容过于困难或枯燥,容易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因此,针对小学生的编程课程设计必须富有趣味性,最好能融入孩子们熟悉的卡通角色。

除了教师讲授基本的编程原理和示例,构建一个自组织学习环境(SOLE,自我组织学习环境)也非常有益。SOLE旨在利用6到13岁孩子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来驱动学习,帮助教师和家长鼓励孩子探索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们分组协作完成编程任务,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问题解决。

许多家长担心长期使用电脑可能对孩子的视力产生影响,这要求少儿编程课程进行特别设计。例如,使用屏幕的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并安排课间休息,适时进行眼保健操。对于00后的孩子来说,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不可能完全避开屏幕。只要合理安排,少儿编程不必担心对视力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作者:

郑老师

郑老师

学历提升指导老师

[给他留言]